首页 / 艺术 / 含芙蓉意象的诗歌(含芙蓉意象的诗歌)

含芙蓉意象的诗歌(含芙蓉意象的诗歌)

勤科信
勤科信管理员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含芙蓉意象的诗歌,以及含芙蓉意象的诗歌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带芙蓉的诗句

1、万境忘机是道华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——出自唐·贯休《山居诗二十四首》谁道芙蓉水中种,青铜镜里一枝开。——出自唐·贾岛《友人婚杨氏催妆》芙蓉新落蜀山秋,锦字开缄到是愁。——出自唐·薛涛《赠远二首》夜来斜展掩深炉,半睡芙蓉香荡漾。

2、“芙蓉”开头的五言诗句: 芙蓉明月下,来往一扁舟。 芙蓉娇绿波,桃李夸白日。 严霜被琼树,芙蓉凋素质。 蒹葭得波浪,芙蓉红岸湿。 芙蓉羞粉香,倚竹窥烟霁。“芙蓉”结尾的五言诗句: 香阁掩芙蓉,画屏山几重。 嫣然木芙蓉,摇风倚东荣。 高山种芙蓉,复经黄檗坞。 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

3、“芙蓉不及美人妆,水殿风来珠翠香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《西宫秋怨》。全诗意思是:夏日的出水荷花都赶不上美人的艳妆,碧水环护宫殿清风吹来一身珠翠生香。最令人生恨的是收拾秋天见弃的团扇,秋夜里空悬一轮明月等待薄情的君王。《西宫秋怨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

古诗词常见意象——芙蓉

1、小楫轻舟梦,入芙蓉浦。“芙蓉”又称为“荷”、“莲”。“芙蓉”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,极高洁的,容易让人想起“出水芙蓉”、“芙蓉仙子”般的绝代佳人。

2、芙渠,其茎茄,其叶蕸,其本蔤,其华菡萏,其实莲,其根藕,其中的,的中薏。

3、在古诗词中,芙蓉常常被诗人用来寄托丰富的情感。唐代李商隐的《无题·飒飒东风细雨来》中写道:“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风中的雨声与远处轻雷的交织,还巧妙地借芙蓉之名,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。

含芙蓉意象的诗歌(含芙蓉意象的诗歌)

4、《涉江采芙蓉》的主要意象是芙蓉,即荷花,为全诗营造了高洁,清幽的意境。《涉江采芙蓉》东汉 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采之欲遗谁,所思在远道。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,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。

5、咏荷花的古诗词赏析 荷花,又名莲花、芙蓉、芙蕖、菡萏等,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,成为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。荷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。在《诗经》这样的古老文献中,已有关于荷花的记载。

想念芙蓉花的经典诗句

辛苦孤花破小寒,花心应似客心酸。更凭青女留连得,未作愁红怨绿看。范成大号石湖居士,《窗前木芙蓉》是他早年的作品,借木芙蓉抒写情怀,表达自己虽逆境漂泊,但决不妥协随俗的坚定信念。木芙蓉不是那些逢寒冷便衰萎发愁,遇霜雪就凋残抱怨的“愁红怨绿”,诗人坚定表白:我也绝不是“愁红怨绿”。

含芙蓉意象的诗歌(含芙蓉意象的诗歌)

九月江南花事休,芙蓉宛转在中洲。美人笑隔盈盈水,落日还生渺渺愁。——出自明代文徵明《钱氏池上芙蓉》译文:九月时,江南的花都开结束了,但池中的芙蓉还在河中开着。美人隔着水笑得盈盈的,太阳落山时,又有了渺渺的愁绪。已落芙蓉并叶凋。半枯萧艾过墙高。日斜孤馆易魂消。

《涉江采芙蓉》:此诗描绘了游子思乡之情,通过江边采芙蓉的意象,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。芙蓉花在此处象征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,诗句通过芙蓉花与游子之间的联系,传达了游子心中无法割舍的乡愁。 《咏同心芙蓉》:诗人以荷花之喻,表达了两心相悦的情感。

千林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。苏轼在《和陈述古拒霜花》中,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芙蓉花的高洁与独特。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。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,将芙蓉花比作美人,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。

木末芙蓉花,山中发红萼。闭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——唐·王维木芙蓉 唤作拒霜犹未称,看来却是最宜霜。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描写芙蓉花的诗句。——唐·王维山居即事摘取芙蓉花,莫摘芙蓉叶。木末芙蓉花,山中发红萼。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

木芙蓉唐-韩愈 新开寒露丛,远比水间红。艳色宁相妒,嘉名偶自同。采江官渡晚,搴木古祠空。愿得勤来看,无令便逐风。木芙蓉花下招客饮唐-白居易晚凉思饮两三杯,召得江头酒客来。莫怕秋无伴醉物,水莲花尽木莲开。芙蓉花宋-欧阳修红芳晓露浓,绿树秋风冷。共喜巧回春,不妨闲弄影。

以芙蓉寄托情怀的诗句

在古诗词中,芙蓉常常被诗人用来寄托丰富的情感。唐代李商隐的《无题·飒飒东风细雨来》中写道:“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风中的雨声与远处轻雷的交织,还巧妙地借芙蓉之名,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。

芙蓉曲 [元代] 萨都剌 秋江渺渺芙蓉芳,秋江女儿将断肠。绛袍春浅护云暖,翠袖日暮迎风凉。鲤鱼吹浪江波白,霜落洞庭飞木叶。荡舟何处采莲人,爱惜芙蓉好颜色。折枝芙蓉 [明代] 姚绶 芙蓉花,隔江水,美人盈盈几千里。何年濯锦堕新红,水面西风吹不起。我欲牵之在木末,方舟翻愁江水阔。

《涉江采芙蓉》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采之欲遗谁,所思在远道。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这首诗的主题是背井离乡的游子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,或者是二人表达互相思念的心情。涉水到江中采摘芙蓉,到沼泽中采摘兰草。采了要送给谁呢?心中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。

清江畔边,芙蓉与薜荔相伴,灵均乘鸾而去,留下芳华。芙蓉之美,犹似西施,而芍药则如嫫母,相比之下,美丑立现。白花芙蓉,生于吴江之滨,独享清波之灵,绽放着独特的美丽。石竹、金钱虽细碎,却不及芙蓉与芍药之盛,繁花似锦,却无芙蓉之清雅。

莫怕秋无伴醉物,水莲花尽木莲开。”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木芙蓉的美丽,更传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。木芙蓉虽生长在秋季,但其花开时,仿佛夏夜的莲花再次绽放,与水莲花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赞叹不已。木芙蓉不仅花色美丽,其花语也富有深意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芙蓉花象征着高洁、坚韧和美丽。

涉江采芙蓉的意象主要是什么?

《涉江采芙蓉》的主要意象是芙蓉,即荷花,为全诗营造了高洁,清幽的意境。《涉江采芙蓉》东汉 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采之欲遗谁,所思在远道。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,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。

荷花,又称芙蓉,生长于水中,却不染淤泥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这种植物不仅美丽,还寓意着高洁与清幽。屈原在其作品中,将荷花视为香草,用香草来象征高洁的品质。因此,荷花在《涉江采芙蓉》中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,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象征。

这句诗歌中的意象包括:江、芙蓉、兰泽和芳草。 “涉江采芙蓉”描述了一个人在江边采摘荷花或莲花的场景。其中,“涉江”暗示了采摘者在江的一边,需要过河或穿过江面才能到达采摘的地方;“采芙蓉”则明确指出了采摘的对象是荷花或莲花。

《涉江采芙蓉》中,芙蓉作为主要意象,其象征意义深远。芙蓉,亦即莲花,不仅因其本身的美丽而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,还因其谐音“怜”以及双关为“夫容”而增添了丰富的寓意。在古代文化中,芙蓉常常被用作爱情的象征,这使得“采芙蓉”这一行为本身便蕴含着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。

你可能想看: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